20世紀初,,當西歐很多國家的芭蕾舞受到佳吉列夫俄羅斯芭蕾舞的
沖擊時,自成學派的丹麥芭蕾基本上沒有受到外來影響,,而以繼承19世
紀中期的芭蕾舞大師布農(nóng)維爾的傳統(tǒng)進行“封閉"式的發(fā)展,。因此在20世
紀前30年代仍有布農(nóng)維爾的弟子哈代和貝克繼承、保持布農(nóng)維爾的風格
和傳統(tǒng) 1 9 3 1年貝克的學生哈拉爾德·蘭德成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藝
術指導,。蘭德是芭蕾正統(tǒng)派編導,,為丹麥芭蕾重新恢復往日的聲望起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國曾在1 7世紀效仿過法國和意大利的芭蕾演出,,但只是王公貴族
的一種消遣,,大部分都邀請外國的演員參加,自己并沒有進行實質(zhì)性的創(chuàng)
作。到了1 8世紀中葉,,德國進行了芭蕾的改革,,使情節(jié)芭蕾走上了舞臺。
德國芭蕾確立國際地位是在20世紀中葉以后,, 而背后的推手就是編導約
翰·克蘭科(1927 ---1973年)他為斯圖加特芭蕾舞團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
其中《奧涅金》和《馴悍記》是其代表作?!秺W涅金》1 965年由德國斯
圖加特芭蕾舞團首演,,舞劇的情節(jié)取材于1 9世紀俄國大詩人普希金的同名
詩體小說,舞劇的成功在于對古典芭蕾的程式化語言作了較大突破,,將古
典芭蕾的技術與現(xiàn)代舞的觀念完美地融成了一體,,充滿了感情和強烈的戲
劇張力。在《馴悍記》中,,他對莎士比亞的喜劇進行了適合現(xiàn)代觀眾口味
的改編,,使其在充滿活力的喜劇氛圍中,顯露著令人意想不到的溫情與人
性,。
伊日·基里安(1 94 7年一)作為約翰·克蘭科青睞的學生.以其獨有的
敏感和才華在28歲時就出任了荷蘭舞蹈劇院的聯(lián)席藝術總監(jiān),,兩年后開始
獨當一面,并逐步將這個舞團推上了世界芭蕾舞壇的頂峰,。這個捷克人有
著豐富的舞蹈經(jīng)驗,,學習過古典芭蕾、民間舞和現(xiàn)代舞,,代表作有《川流
不息》,、《D調(diào)交響曲》、《婚禮》,、《被遺忘的土地》,、《跺地而舞》、
《士兵的故事》等等,,他將古典芭蕾與奇思異想的現(xiàn)代舞融合得流暢妥帖,,
以毫不張揚的動作方式來關注人類命運,并將田園詩意揮灑出來,,還不時
會閃耀出東歐民間舞的情調(diào)和動律,,節(jié)奏鮮明,樂感細膩,,調(diào)度考究,,結(jié)
構(gòu)清晰。他說:“舞蹈是什么,?舞蹈,,就是用身體去探索人類的靈魂"
作為西班牙人的納喬·杜阿托(1957年一),,1977年在倫敦的蘭伯特
芭蕾舞校,全面接受了古典和現(xiàn)代芭蕾的嚴格訓練,。后來得到莫里斯·貝 雅
的青睞,,杜阿托通過在其學校的學習,對現(xiàn)代芭蕾靈活開放的觀念和兼容并
蓄的方法有了直接的體認,。接下來,,他在紐約艾爾文·艾利舞蹈中心,接觸了
現(xiàn)代舞和爵士舞,,這奠定了他融會貫通的視野,。此后,他被伊日·基里安看中,,
并應邀加盟了大名鼎鼎的荷蘭舞蹈劇院。杜阿托的表演自然天成,,擁有優(yōu)雅
修長的肢體線條和豐富細膩的表現(xiàn)能力,,這種風格延 續(xù)到了他以后的編導中
1 990年他出任“西班牙國家舞蹈團”的藝術總監(jiān),將該團的風格定位從1 9世紀
的古典芭蕾轉(zhuǎn)變成當代芭蕾的路線.杜阿托的代表作《封閉的樂土》(1 983年)
,、《流沙》(1988年),、《精靈》(1 99 1年)、《為你而死》(1 996年),、
《緩流》(1 99 7年),、《大天使》(2000年)、《白黑相間》(200 1年)等,,
往往大量采用西班牙的民歌,、民謠和詩歌作為編舞的靈感,在動作語匯上,,
既有西歐芭蕾的精致與優(yōu)雅,,又有南歐獨有的激情和憂郁。
新芭菲舞蹈生活館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