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羽毛開始豐滿的他離開了斯圖加特芭蕾舞團,開始
了為期四年的自由身編導之生活,并在歐洲舞壇上如日中天。
1984年,他出任了德國法蘭克福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jiān)和首席
編導,并于1989年開始兼任該團行政經(jīng)理的要職,開始在新的層
面上創(chuàng)作一管理齊頭并進,被譽為“歐洲當代芭蕾的神童”作為年
輕氣盛的美國編導家,他對流行文化情有獨鐘,先后推出的典型
作品中,有不少重頭節(jié)目均屬于此類,如以一組流行風格的情歌
金曲為靈感,紐約酒吧為背景而創(chuàng)作,紅遍歐美兩個大陸的《愛
之歌》(1979)、輕歌舞劇式的《說聲再見》(1980)、表現(xiàn)當代舞
蹈、語言與社會走向的《走》(1983)、具有強烈戲劇沖擊力的
《人工制品》(1984)等等,尤其是在后者中,他大膽妄為,將大
幕無休止地起落于一段精力充沛的群舞前面,迫使觀眾在這“嚴肅
的惡作劇”面前,思考舞蹈與劇場之間的真正關系及其變化。
1 986年,他創(chuàng)作了振聾發(fā)聵、撼人心魄的力作《多少懸在半
空中》,這個作品以此起彼伏的舞臺調度、交叉錯落的隊形穿插、
心神不定的肢體表情和變幻莫測的動作方向,言簡意賅地點出了這
樣的主題:物質生活日趨富足卻越來越缺乏安全感的當代人,即使
是腳踏在地面上,心,也或多或少是懸在半空中的。舞蹈中,類似
軋鋼廠里的金屬撞擊迸發(fā)著刺耳的聲音,當代社會強大的張力和快
速的節(jié)奏,以某種摧枯拉朽的強制性,肢解、重鑄著舞者和觀眾雙
方的心靈、肉體和神經(jīng)。這個作品雖然主題嚴肅,但超強度的動作
張力依然使其備受歡迎,成為世界許多芭蕾舞團的演出劇目。
此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舞步作文》。舞蹈中,
“軟”度和“開”度相對更好的女演員再次成為福賽斯手中搓揉自如的橡
皮泥:通過夸張、延伸、扭曲、緊張等各種方法,她關節(jié)腔中的活
動范圍得到了空前的擴張,四肢在劇烈的扭曲中由恐懼達到絕望甚
至癲狂,爆發(fā)力和腳尖技術趨于登峰造極的境地,整個肢體的表現(xiàn)
力均得到全方位的施展,以便竭力在最古典的芭蕾語匯中,挖掘出最
新鮮的可能性來。
與80年代的《人工制品》相似,福賽斯在《舞步作文》中,再次
大膽嘲弄了傳統(tǒng)的演出方式:舞者們時而一本正經(jīng)地手舞足蹈,時
而因突如其來的音樂中斷而走下舞臺。這種貌似偶然的“解構”與為
所欲為的“重構’’等當代演出方式,對“當代芭蕾”觀眾的心理承受能
力進行了又一次的實驗和挑戰(zhàn)。從發(fā)展的觀點來看,這種前衛(wèi)主義
的實驗和挑戰(zhàn)對于當代文化的推進作用,當然要遠遠地超出“浪漫”
和“古典’’芭蕾的唯美主義陶冶和愉悅。
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才成為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紐約市芭
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舊金山芭蕾舞團、加拿大國家芭蕾舞
團、瑞典皇家芭蕾舞團、澳大利亞芭蕾舞團爭先恐后地高價購買的
對象;正因為如此,他才可能得到了如此廣泛的承認和褒獎:《紐
約時報》獎、美國貝西獎、德國克里蒂科普雷斯獎和哈勒金獎、依
莎多拉獎、勞倫斯·奧立弗最佳編舞獎,以及法國藝術與文學榮譽騎
士勛章、柏林藝術文學院榮譽教授等殊榮。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