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漢代至魏、晉,在官宦和貴族舉行的宴會上,盛行一種
具有交誼性的邀請舞,名叫“以舞相屬”。“屬”者,委也,付也。“以
舞相屬”就是在宴會中,一般是主人于席間先行起舞,舞完后,把舞
蹈委托、交付給對方—邀請另一人繼續(xù)接著跳下去。在宴會中這種
舞蹈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活躍氣氛,聯(lián)絡感情,增進友誼。“以舞相
屬”的規(guī)則是,被屬者—被邀請者必須起舞回報,舞畢再以舞相屬于
另一人,如此循環(huán)相接。如被邀請者不起舞相報,是非常沒有禮貌
的行為,被認為是對邀請者的不恭敬,這就會引起彼此的不愉快。
而且,舞蹈的動作和姿態(tài)也有一定的程序和規(guī)定,如舞時,不按規(guī)
矩,該轉(zhuǎn)的時候不轉(zhuǎn),也會被認為是有失禮節(jié)的。有的人竟不回報
起舞,而引起嚴重的矛盾或惹起很大的禍端。如“后漢時蔡琶受誣流
放五原,當遇大赦欲起程返家之際,五原太守王智設宴為他餞行。
‘酒酣,智起舞屬琶,琶不為報’。王智做為中常侍王甫之弟,一貫驕
橫跋雇,蔡豈竟當眾拒絕他的邀舞,王感到無法容忍,大發(fā)雷霆當
即罵道:‘徒敢輕我!’蔡豈也拂袖而去。王懷恨在心,‘密告琶怨于
囚放,謗汕朝廷’。蔡琶怕再度催難,‘乃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在
外邊又過了十二年的流亡生活。三國時,魏國陶謙性情剛直,在一
次宴會上,張盤起舞并屬陶謙,陶謙開始不肯起舞,經(jīng)一再強邀不
得不舞時,又該轉(zhuǎn)時不轉(zhuǎn)。當張盤問他何故不轉(zhuǎn)時,陶謙答:‘不可
轉(zhuǎn),轉(zhuǎn)則勝人’。為此二人失和。甚至后來陶謙竟棄官而去。”
(王克芬、蘇祖謙:《中國舞蹈史》)
唐代還流行一種交誼舞,名叫“打令”,是在筵宴中行酒令時跳
的習俗舞蹈。宋代朱熹曾撰文說:“唐人俗舞,謂之打令,其狀有
四:曰招、曰搖、曰送,其一記不得。”(經(jīng)后人考證朱熹記不得
的其一,可能是按。)并進一步解釋說:“益招則邀之之意;搖則
搖手呼喚之憊;送則送酒之意。舊嘗見深村父老為余言:其祖父
嘗為之,收得譜子,日(因)兵火失去,舞時皆裹懊頭。列坐飲酒,
少刻起舞。有四句號云:‘送搖相邀,三方一圓;分成四片,送在搖
前。’人多不知,皆以為啞謎。”(參見《中國舞蹈詞典·“打令”條》)
而“援”,有“推”、“娜”之意。因此,“按所表示的是推卻不受或某種
雙手推搓(擂腰動肩)、左右娜步的舞蹈動作。”
北京芭菲舞蹈服裝租賃中心提供:,舞蹈服裝租賃,演出服裝,56民
族服裝,擁有上千套舞蹈演出服裝、用視覺來記錄您的精彩演出!
北京芭菲舞蹈服裝租賃官方網(wǎng)址:http://stkaiao.com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