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部伎》和《立部伎》
唐高祖登極之后,宴享沿襲隋朝舊制,用九部之樂,其后分為立、坐
二部。堂上坐奏的叫坐部伎,在室內(nèi)廳堂演出,規(guī)模較小,表演人數(shù)少,最
多1 2人,最少3人,其舞蹈比較精致,藝術性較高。堂下立奏的叫立部伎,
在室外廣場庭院演出,規(guī)模大,表演人數(shù)多,多至1 80人,最少有64人,其
舞蹈講究排場,氣勢宏偉,有鮮明的政治內(nèi)容。此后,代宗和德宗(公元763
-804年)時,雜技進入《立部伎》中,白居易在一首詩中有這樣的描述: “立
部伎,鼓笛喧,舞雙劍,跳七丸,嫋巨索,掉長竿……”這里所列的全為雜技
節(jié)目。
《立部伎》
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圣壽樂、光
圣樂八部。
《安樂》是根據(jù)北周武帝宇文邕平北齊時所作的一部樂舞——《城舞》改
編而成。此舞“行列方陣象城郭”,風格突出,舞蹈姿勢和動律有羌胡舞蹈的影
響,乃獸面武舞,舞者80人。
新芭菲舞蹈生活館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