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年,法國國王查理八世遠征意大利,那里各城邦的君主和貴族
以傳統(tǒng)的室外游行儀式、席間歌舞和啞劇相待,使其喜歡上了這些娛樂。
從此,法國王室不惜重金聘請意大利藝術家。
扎根法國和“太陽王”的熱情
借助意大利的模式,宮廷芭蕾在1 6世紀中葉的法國開始嶄露頭角,
它將舞蹈、音樂、詩歌、布景和服裝融為一體,清晰表達著政治意圖,通
過不同的主題贊美君主的權威。隨著私人的節(jié)日模式的興起,這種大型宮
廷芭蕾的演出活動在亨利三世的寵臣茹瓦約斯公爵與王后的姐姐瑪格麗特
于1 581年秋舉行的婚禮上達到了頂峰。這場芭蕾被后人稱作《皇后喜劇
芭蕾》,是在兒周的狂歡活動接近尾聲時才拉開帷幕,當時沒有舞臺,國
王和顯貴們坐在壇臺上,觀眾坐在三面墻壁的兩層樓廊里,表演在大廳的
地板上進行。這個芭蕾實際上是一場歡慶活動,除了套馬比賽、表演性格
斗以外,還有水上音樂表演和塞納河沿岸5萬人觀看的焰火。編導者博若
耶是受聘于法國的意大利人,參加芭蕾劇創(chuàng)作的不乏當時最優(yōu)秀的作詞、
作曲,舞美、布景創(chuàng)作者。這個劇的中心主題是國王亨利三世作為新的黃
金時代的頭領,與太陽王聯手擊敗邪惡勢力的戰(zhàn)爭,無疑有歌頌吹捧的味
道,從藝術上來看,它只是融當時一切流行娛樂形式的綜合表演活動,但
這次活動開啟了芭蕾的歷史。
從1 7世紀初開始,大型節(jié)目的編排作了調整,一幕分為若干場,每
場開始由獨唱者開始演唱一段故事,歌詞事先印成小冊子發(fā)給來賓。當然
最后一定是以大型的芭蕾舞壓軸,國王有時也會參加這一幕的表演。親自
參加演出足取悅于人的手段,而且節(jié)目的主題也直接牽涉政治觀念,比如
164 1年的《法蘭西軍威之舞》就是在三十年戰(zhàn)爭中的時候創(chuàng)作,用以鼓
舞士氣的舞蹈。年輕的路易十四比他的父親更醉心于演出活動。到了
165 1年他開始專心投入公開表演,并于1 6 53年在<夜之舞》中出演了
“太陽王”阿波羅的角色,從此他以此自稱。他不僅自己喜歡表演,也喜
歡觀看表演,隔一段時間便會讓巴黎人和他一起欣賞盛大的表演,比如
1662年在騎兵競技場院子里舉行了方陣舞表演,同時還進行騎士比武、
放焰火、燃篝火,這些看似多余的消耗會產生不同凡響的印象,那便是輝
煌、強盛、富麗和宏大。在路易十四時期(1643-1715年),法國芭蕾發(fā)
展到它的鼎盛時期。
新芭菲舞蹈生活館原創(chuàng)文章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