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鄰波斯灣和阿曼灣,南靠阿拉伯
海,,西靠紅海,共計32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居民大部分
為阿拉伯人,這里是伊斯蘭教的發(fā)源地,。伊斯蘭時期之前,,游牧于半島的
貝都因人.用歌舞向神祭祀,以人體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愿,,并將原始的生
活經(jīng)歷濃縮在歌舞中,。隨著商貿(mào)活動的頻繁,商旅們隨著駱駝行進的節(jié)拍
和在沙漠中跋涉的動律而舞蹈,,用以排遣抑郁和孤寂,,同期出現(xiàn)了游吟詩
人自彈自唱的歌舞方式。進入伊斯蘭教時期后,,遵循著嚴格的教義約束,,
人們的娛樂活動減少而吟唱《古蘭經(jīng)》,其禮拜方式具有獨特的音樂性和
舞蹈動律,。近代以來,,西方文化滲透,傳統(tǒng)習俗有所改變,,但仍保留著濃
厚的宗教文化氣氛,,女人在公開場所遮著面紗,在舞蹈時男女一般分開進
行,,即使在一起,,身體之間也保持一定距離。常見的“祈禱舞”,,模仿著禮
拜動作,,舞者們態(tài)度虔誠互不接觸,,邊歌邊舞。
“肚皮舞”是阿拉伯婦女著稱世界的傳統(tǒng)絕技,,它最早起源于北非,,后流
行于阿拉伯各國。這種舞蹈的技巧是扭胯,、顫動臀胯或胸腹,。這些技巧不
是很容易掌握的,因此阿拉伯女子一般從四五歲起開始接受母親的嚴格訓
練,,先是訓練胯部,、腹部的靈活能力,到女子發(fā)育成熟時便開始訓練胸肌
然后逐步掌握自如扭動和控制胯,、腹,、胸活動的技能,熟練表演胯的直線,、
圓型,、顫動的動律舞姿。“肚皮舞”的特點是將柔韌與技巧融于一體舞蹈動
律復雜多變,,舞姿舒展奔放,,優(yōu)美動人,充分展示婦女豐腴的體態(tài)和婀娜
的身姿,,令人陶醉嘆服,。舞蹈的女子一般都穿阿拉伯式的大袍或無領袖連
衣長裙,臀部圍系一條彩帶,,彩帶上的結穗垂于右胯前,,頭系長巾,還佩
戴耳環(huán),、項鏈,、手鐲、腳環(huán)等金屬飾物,。舞蹈用典型的阿拉伯舞曲伴奏,,
配樂以鼓、嗩吶為主,,兼用一些西方樂器,,其技巧、舞姿,、音樂,、服飾所
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氛圍及效果都具有濃烈的阿拉伯民族特色,并充分反映出東
方舞蹈的魅力。在舊時代,,這種舞蹈僅是宮廷里供達官貴人消遣的技藝,,
而今不但是民間喜慶豐收、旅游,、婚禮,、忌日上不可缺少的主要活動形式,
還用以表現(xiàn)人民幸福,、歡樂、熱情,、自豪的情感,,而且經(jīng)舞蹈家的不斷創(chuàng)
造,已成為阿拉伯各國舞臺上成熟的藝術形式,。
新芭菲舞蹈生活館原創(chuàng)文章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