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吉普迪”是印度古典舞派之一,,為安得拉邦的傳統(tǒng)舞蹈,,因起源
于安得拉邦的庫吉普迪村而得名0 16-17世紀開始,“庫吉普迪”只以舞劇
的形式進行演出,,內(nèi)容大多取材于印度教經(jīng)典《薄伽梵往世書》中大神
毗濕奴的故事,。最著名的舞劇是《婆瑪卡拉巴》,描寫毗濕奴化身黑天
和他的情人婆瑪相愛的故事,。舞劇中報幕員和角色對話是“庫吉普迪”的一
個特點,。幾個世紀以來,庫吉普迪村的男子,,特別是婆羅門種姓的男子是
這種舞蹈的表演者,他們的職業(yè)就是在安得拉邦的各村巡回表演,。舞蹈中
的男女角色均由男子擔任,。后來這個舞蹈也流傳到別的邦。到20世紀60
年代,,“庫吉普迪”才有獨舞形式在舞臺上出現(xiàn),,同時女演員也開始登臺。
“庫吉普迪”氣氛熱烈活潑,,動作靈巧,,強調(diào)體態(tài)的曲線美,并具有特殊
的音樂旋律和節(jié)奏,。近年來,,“庫吉普迪”的舞蹈家又整理和創(chuàng)作了一些
獨舞,如由一名女演員站在銅盤上或水罐上表演舞蹈,,或者一名女演員邊
跳邊用雙腳在舞臺的油墨布上畫出獅子或孑L雀圖象的舞蹈,。
“奧迪西”是印度古典舞派之一,產(chǎn)生于印度東部的奧里薩邦,。印度一
的古代經(jīng)典著作《戲劇學》和《姿態(tài)鏡銓》對此都有論述,,在奧里薩古老
神廟的石雕上也有充分的反映。這種舞蹈起源于印度教寺廟,由神的侍女
在敬神和慶祝節(jié)日的時候表演,。“奧迪西”曾在1 70年前衰微,,經(jīng)專門的舞
師對其進行了整理,形成一套程式,。“奧迪西”的舞段主要有:起始部分的
“曼格拉賈蘭”,,展開部分的“巴拉維”,表演部分的“阿皮納維”及結(jié)尾部分的
“慕克沙”o“奧迪西”以舞者柔軟的動作和軀體三道彎的造型著稱,,內(nèi)容主要
表現(xiàn)大神毗濕奴的化身黑天與牧女羅陀之間的愛情故事,。音樂的伴奏和旋
律糅合了北印度和南方卡納塔克派音樂的特色。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