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燦爛的古代舞蹈文化是由無數(shù)歷代舞蹈家們辛勤的創(chuàng)造
性勞動所作出的貢獻。但是在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歌舞
伎人的社會地位都十分低下。在女里社會是樂舞女里,他們的存
在是位奴隸主尋歡取樂的,奴隸主死了,還要為奴隸主殉葬。在
封建社會,歌舞伎人雖然不再稱為樂舞奴隸,但是這種奴隸的身
分和命運并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他們?nèi)匀皇枪┤?/a>玩樂的工具,“可
以像貨物一樣買賣,或作為禮品相互贈送。當伎人年老色衰時,
又往往被人拋棄,到處漂流,無所依歸。有時歌舞伎人又成為了
統(tǒng)治階級政治斗爭的犧牲品,甚至毫無理由的被處死。”(王克芬:
《漫話中國古代歌舞伎人生活》,載《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中國古代的舞蹈歷史,畢竟是古代舞蹈家們所創(chuàng)造的,我們絕不
能忘記他們對祖國舞蹈文化建設的功績。中國幾千年的舞蹈文化
史,有著難以數(shù)計的歌舞伎人,《中國舞蹈詞典》就收有近300名
有史籍可查的歷代歌舞伎人,而《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一書中
收錄了30多位舞蹈家的故事,其中多是歷代著名的舞蹈家。如春秋
戰(zhàn)國時代的西施、旋波和提漠,漢代的戚夫人、趙飛燕,晉朝的綠
珠和謝尚,南北朝的張靜瑰、孫荊玉、潘貴妃、張麗華、艷姿,唐
朝的安叱奴、武廷秀、張四娘、公孫大娘、梅妃、楊玉環(huán)、謝阿蠻、
韋皋、沈阿翹、李可及、關(guān)盼盼、肖煉師、韋氏、灼灼,宋代的菊
夫人、嚴蕊,元代的三圣奴、妙樂奴、文殊奴,清代的魏長生、裕
容齡等。由于篇幅所限,這里只介紹幾位有代表性的著名舞蹈家,
和他們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代表作品。
一、西施,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宮廷舞人。越王勾踐為向吳國
復仇使美人計,把西施送給昏庸好色的吳王夫差。夫差得西施后,
終日沉溺在歌舞和酒色之中,不理朝政。據(jù)記載,為西施表演《響
屐舞》,夫差在御花園的一條長廊中,命人把廊下挖空,放進大缸,
上面鋪木板,取名“響屐廊”。西施腳穿木屐,裙系小鈴,在婀娜優(yōu)
美的舞姿中時,木屐踏在木板上,發(fā)出沉重的“錚錚嗒嗒”回聲和裙
上小鈴清脆歡快的“叮叮當當”聲相互交織,別有一番迷人的風味。
吳王為西施所迷,荒廢了政務,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越王勾踐趁
機發(fā)兵打敗了吳國,夫差被迫自殺。
二、趙飛燕,原名宜主,漢代的著名舞人。為陽阿公主家的碑
女。她聰明伶俐、身材窈窕,學習歌舞時精心、刻苦,所以出人頭地。
由于她的舞姿特別輕盈,故人稱“趙飛燕”。后被漢成帝看中,召人
宮中,封為“婕妤”(女官名),數(shù)年后立為皇后。
趙飛燕,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相傳漢成帝為趙飛燕造了一
個水晶盤,令宮人用手托盤,趙飛燕則在水晶盤上瀟灑自如地舞蹈,
由此可見其舞蹈的功力。還有一個傳說:“漢宮中有個太液池,池中
突起一塊陸地,叫灜洲,洲上建高榭(音謝。是修筑在高土臺上的敞
屋),高達四十尺。趙飛燕穿著南越進貢的云英紫裙,碧瓊輕綃(音
肖,薄紗),表演歌舞一一《歸風送遠之曲》,成帝以文犀著(或作替)
敲擊玉歐(音歐。玉歐是玉盆或玉盂)打拍子,馮無方吹笙伴奏。歌
舞正酣,忽然起了大風,飛燕隨風揚袖飄舞,好像要乘風飛去。成帝
急忙叫馮無方拉住趙飛燕。一會兒,風停了,趙飛燕的裙子也被抓
皺了。從此宮中就流行一種折疊有皺的裙子叫‘留仙裙’。據(jù)傳漢
成帝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跑,還特地為趙飛燕筑起了‘七寶避風臺’居
三、楊玉環(huán),唐代著名的舞蹈家,她生得豐滿艷麗,是盛唐典型的
美人。她音樂素養(yǎng)很好,會演奏多種樂器,歌舞尤其出色。據(jù)傳她除
了擅長表演《霓裳羽衣舞》外,她跳的《胡旋舞》也有很高的舞蹈技藝。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寫《霓裳羽衣歌》記述了這個舞蹈給予他的深刻
印象,其中“飄然轉(zhuǎn)旋回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后柳無力,斜
曳據(jù)時云欲生。”描寫了《霓裳羽衣舞》的舞蹈動態(tài)美和感人的藝術(shù)魅
力。天寶四年,唐玄宗封楊玉環(huán)為貴妃,自此對她寵愛到極點,她的全
家也都當上了大官,他們自由出人宮廷,十分專橫跋息。天寶十五年,
“安史之亂”起,唐玄宗逃往四川,楊貴妃同行。當時漁關(guān)失守,人們對
唐玄宗窮奢極欲引起的戰(zhàn)亂非常憤慨,路過陜西馬鬼坡時,六軍不發(fā),
逼迫唐玄宗下詔令將楊貴妃級死。(參見董錫玖:《“飄然轉(zhuǎn)旋回雪
輕”—唐代舞蹈家楊玉環(huán)),載《中國古代舞蹈家的故事》)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