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舞技術技巧有很多,這里我們武漢民族舞培訓教練談論幾種簡單的教學方法:
1.元素性技巧教學法
元素,,也就是基本要素,。所謂元素性技巧教學,就是將民間舞蹈中的技巧部分提煉,、分解成元素性技巧動作,,然后進行強化訓練。這種教學法的特點就是目的明確,,任務單一,。其目的就是夯基礎,找要領,其任務就是解決學生的基本能力,、素質,。象各民族民間舞中的旋轉技巧,就必須進行單一元素性訓練,,才能保證旋轉完成的既有數(shù)量又有質量,。如維族民間舞中的夏克轉、跪轉,,鮮族民間舞中的墊步轉,、螺旋空轉,蒙族民間舞的別步勒馬轉,、海青式吸腿轉等,,都應進行單一性、重復性的元素訓練,。
2.短句性技巧教學法
短句是舞蹈語言中一個短小且精巧的完整句子,。所謂短句性技巧教學,就是將民間舞蹈中的技巧動作同風格動作串連和組織起來,,編排成連貫性的短句,,以便學生進行反復訓練。象民間舞中的諸多道具類技巧,,就可以通過短句進行訓練,。如漢族民間舞東北秧歌的手絹花、廣東英歌的英歌棒,、鼓子秧歌的傘,。又如藏族民間舞中的熱巴鼓、蒙族民間舞中的筷子,、維族民間舞中的盤子舞,、鮮族民間舞中的長鼓。如果光是在原地進行單一元素性練習,,就會顯得過于枯燥,、無趣,很難達到好的訓練效果,。如果用短句的形式進行訓練,,再配上一定的音樂伴奏,就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訓練激情,,使學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時又強化了風格,。
3.表演性技巧組合教學法
所謂表演性技巧組合教學,就是將各類技巧融入表演性很強的組合中去進行訓練,。這類組合的編排,,可從安排一些具體情節(jié),,也可以從情緒出發(fā),給技巧的運用找到情感的依據(jù),。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把技巧、風格和表演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技”中有“舞”,,“技”中有“情”,從而達到訓練和提高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力的教學目的,。 上述三種民間舞技巧教學法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lián)系,,互相影響的。從元素技巧訓練,,到短句技巧訓練,,再到表演性組合技巧訓練,其教學規(guī)律也是循序漸進的,。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