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舞蹈不僅反映了地中海的土著居民的文化,也反映了來自亞
洲、北歐和非洲的文化影響。“塔蘭泰拉”是意大利最具影響力的民間舞
蹈,它在意大利南部廣泛流行,舞蹈隊形和形式都很簡單,是以對舞為
基礎的集體舞蹈,音樂節(jié)奏是6/8或3/8拍,該舞的特點是節(jié)奏強烈、急
促,腿部動作豐富多變,身軀的運動也比較激烈。舞者手持鈴鼓,邊舞
邊拍,以加強節(jié)奏。“塔蘭泰拉”原指一種毒蜘蛛,相傳1 4世紀中葉,意
大利南部的塔蘭托城出現了一種傳染病,病因來自被稱為塔蘭泰拉的毒
蜘蛛,染病者只有瘋狂地跳舞,舞出汗來才能排除體內毒素,該舞即由
此得名。
“庫郎特舞’’是1 6世紀出現于意大利的舞蹈,舞名的原意是“水流動”,
可能與不間斷地向左、向右,貌似游泳的舞步有關。舞步從左腳開始,
運用低空的半腳尖輕快地移動,男舞伴比女舞伴更快一些,每對舞伴
走橢圓形、八角形和長方形的路線,另外還有一些特別的花樣。大體上
有簡單和復雜的兩種跳法,前者主要為滑行步;后者包括向前、向后、
橫向以及屈膝等動作,具有求愛啞劇性質。三對舞伴走到舞廳的一端,
女舞伴站立不動,男舞伴到另一端整理儀容,返回時卻遭到女伴的拒絕,
于是男舞伴再次離開,當又回到女舞伴面前時,他們跪著以手勢求情,
終于得到女伴的同意,共同跳起了“庫郎特舞”。到了1 7世紀,“庫郎特舞”
的風格有所變化,法國的“庫郎特舞”成為一種高雅莊嚴的舞蹈,3/2或6/4
拍,又常在這兩者之間,變換節(jié)拍。舞步規(guī)范,彬彬有禮,被稱為“風度’
舞蹈”。 1 697年,在勃艮第公爵婚禮舞會上,即以“庫郎特舞”作開場
舞,參加者合著音樂節(jié)拍,先用兩小節(jié)向在場的人鞠躬致禮,再用兩小節(jié)
互相鞠躬致禮。意大利式的“庫郎特舞”,仍較為活潑,節(jié)奏為3/4或3/8拍,
旋律流暢,舞姿有如奔流,英國戲劇大師莎士比亞在《亨利五世》中稱它
為“快速的庫郎特舞” 1 8世紀初葉,“庫郎特舞”在舞會上開始消失,僅在舞
蹈教學中出現。
新芭菲舞蹈生活館原創(chuàng)文章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