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位于亞洲西部,地跨歐亞兩洲,,98%以上的居民信仰伊斯蘭
教,。土耳其地區(qū)的音樂和舞蹈是伴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建立而展開的。由
于地處東西文明的十字路口安納托利亞高原地區(qū),,所以同時受到亞洲文
化,、地中海周邊文化、伊斯蘭文化和奧斯曼帝國時期文化的多方影響,。
舞蹈以高原民族性格動作為主,,融人西方舞蹈的特征,形成其民族獨具
韻味的風格,。傳統(tǒng)的舞蹈多以集體舞為主,,男性粗獷豪放,女性健美靈
巧,,舞蹈的特點是注重下肢和腳部的頓踏動作,,以跺踏舞步為基礎,復
雜而多變,,上身放松,,保持挺直,,并隨舞步自然地上下微微顫動。土耳
其全國共有6 7個省,,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風格獨具的舞蹈,。
1.集體自娛舞蹈
土耳其的民間流行著各種各樣的自娛性集體舞蹈,以舞步,、隊形繁復
見長,,這與他們音樂類型的豐富有很大關系。
“哈拉伊”是東安納托利亞地區(qū)步法簡樸的舞蹈,,舞名意為“匯集在一起”
舞者不拘性別和人數(shù),,手挽手成橫排或圓圈,,用鼓和管樂伴奏,,舞步簡樸,
以踏步移動并隨音樂而變換姿勢,。“色魯斯”是東南部地區(qū)的舞蹈,,有腳步
復雜、隊形變化的特點,,參加舞蹈的人先圍成圓圈,,領舞人手揮方巾,邊
舞邊喊,,眾人隨之而舞作各種隊形變換,,用鼓和嗩吶等樂器伴奏,具有熱
情奔放的特征,。“埃爾祖魯姆”是東北部剛勁健美,、形式多樣的舞蹈。舞蹈
時男子上身多保持挺直,,步伐統(tǒng)一有力且富變化,,顯示男子英武豪邁的氣
概。女子則以手部的靈巧見長,。人們挽手集體而舞或高舉手臂,,模擬鴿子
飛翔、走動,、覓食等動作,,它也是傳統(tǒng)土耳其舞蹈的典型風格代表。
還有很多自娛性的舞蹈與各個地區(qū)的傳統(tǒng)故事,、民族歷史相關,。
“澤伊貝克”是西部愛琴海以傳統(tǒng)英雄為題材的舞蹈,多反映傳說中的英
雄和海峽主題,,舞者以男子為主,,纏綿壯觀,、節(jié)奏緩慢,通常采用“2+2+
2+3"的九拍子舞曲伴奏,。“霍羅恩”是北方黑海沿岸流傳的著名舞蹈,,舞者
將一種形似小提琴的樂器掛于胸前,邊拉邊舞,,像游吟詩人一般演唱著戰(zhàn)
斗性題材的歌曲,,舞蹈激烈,步伐靈活,,還不時模仿一種黑海中特產(chǎn)魚的
動作,,連續(xù)抖動,由局部開始擴散到全身,,使舞蹈更加活躍歡快,。“耶魯克”
是反映南部牧民豪邁和詼諧的舞蹈,牧民在大自然的熏陶下性格開朗,,舞
蹈生機勃勃,,常把生活場面用舞蹈形式夸張地表現(xiàn)出來,模擬鳥獸的姿態(tài)
是舞蹈重要的表現(xiàn)方法,,往往隨手拿起一些家用器具擊打節(jié)奏,。保有部落
習俗或少數(shù)民族風格的舞蹈還有“畢特利斯”和“奇弗泰·而利”舞。“而利”意
為“兩根弦”,,原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宮廷舞'有女子表演,,歐洲稱其為“土耳
其舞’’舞蹈動作以胯部、腹部的扭動,、收縮,,以及肩部、胸部的抖動為主要
特征,。“魯梅利”舞則傾向歐洲風格"以嗩吶和鼓伴奏,,形成錯落有致的音樂。
舞蹈以連續(xù)旋轉和腳的踩跺為主,,速度很快,。隊形有圓圈、螺旋,、長蛇等變
化,。
新芭菲舞蹈知識講堂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