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以京人(越族)為主體,擁有60多個民族的國家,歷史上曾
經(jīng)是中國的郡縣和藩屬,因此其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越
南舞蹈也不例外,古老的嘲戲啟蒙于元雜劇,盛行于19世紀至20世紀前
半葉,其服裝、臉譜與中國的京劇相似,舞蹈是表演的組成部分。不論在
文學、音樂、舞蹈和建筑方面,除了凝聚著越南民族發(fā)展的歷史特征外,
還有明顯的中國、印度及西方文化影響的特征。
越南民歌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常見的有山歌、情歌、祝酒歌、祭禮
歌、迎賓歌、婚禮歌、笙歌、搖籃曲、童謠、勞動號子、說唱等,這些歌
曲的歌詞常常是根據(jù)詩歌的韻律或格律即興創(chuàng)作的。每當節(jié)慶日子,人們
便載歌載舞,盡情歡慶。民間舞蹈也同樣豐富多彩,風土舞在農(nóng)村到處可
見'如京族的“竹笠舞”、“竹竿舞”,岱依族和儂族的“扁擔舞”、“繡球舞”、
“獅子舞”,傣族的“扇子舞”,苗族的“蘆笙舞”等等。民蹈表演時多以銅鼓、
鼓、鑼、鈸、笛、琴、弦等民族樂器伴奏,有的動作粗獷豪放,淳樸感人,
給人以勇氣和力量;有的典雅優(yōu)美,給人以美的感受。
越南各地都保留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其北方地區(qū)的舞蹈
速度較快,情緒爽朗;南部地區(qū)的則重于抒情,節(jié)奏較慢。比較流行的有
“斗笠舞”、“竹竿舞”、“鼓舞”等,具有鮮明的熱帶和水稻文明的特征。越
南的“花燈舞”可謂是民間舞蹈的代表,它源自阮朝京都富奉(順春)的宮
廷舞,經(jīng)過整理更加精妙,眾多的舞者手持蓮花燈,碎步而行,滑音的五
聲音階,邊唱邊舞,全舞有六個段落,分為貢香、貢花、貢燈、貢茶、貢
糕等,演示出不同的情節(jié),隊形時分時合,呈各種花形,常見的有日字形、
A字形、萬字形、水字形、田字形、桃花形等,每種造型體現(xiàn)一種主題,
最終以荷花形結束。還有沿街表演的“桃符舞”,老者擊鼓,數(shù)名少女舞“錢棒’’
邊唱、邊敲、邊舞,極富鄉(xiāng)土氣息。
新芭菲舞蹈知識講堂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