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民間流行一種叫“長鼓舞”的戲曲舞蹈,。一般由6個男子2個女
子表演,,演出時,在平地上點起有座的油燈或長把燈,。所用樂器有長
鼓,、嗩吶,、銅鈸、小鐃鈸和竹板,,兩位鼓手和嗩吶,、銅鈸、竹板的演
奏者圍成一個圓圈,,大家邊唱邊跳,。嗩吶師為領(lǐng)舞,舞銅鈸者為男角,,
邊擊鈸邊唱邊跳,,擊竹板者飾演插科打諢的丑角。演出有劇情,,常常
通宵達旦,。還有很多表現(xiàn)各族人生活的舞蹈,以鼓舞見長,,有瑞波大
鼓,、長鼓,、兄弟鼓、短鼓,、象腳鼓,、背鼓等鼓舞,多在潑水節(jié),、新年
歡歌和木腦盛會時表演。
“仙人舞”產(chǎn)生于緬甸貢榜王朝帕基道時代,。表演仙人舞時,,舞臺上
置有高山、密林和潺潺流水的布景,。表演“仙人’’的演員扛著藥杵上場,,
向遠(yuǎn)處眺望,唱著“多叫人留戀呀,,山林中布滿茉莉花香……,,,的歌
詞,,然后做舀藥狀.按著翻轉(zhuǎn)騰躍,,不斷變換各種舞姿,表現(xiàn)采藥,、
搗藥,、飛越山林、與仙女們嬉戲等場景,。舞姿優(yōu)美歡樂,,注重飛翔跳躍
功夫。
“阿迎舞”是一種唱,、奏,、舞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的藝術(shù)形式。以舞姿柔
和,、溫文爾雅而著稱?,F(xiàn)在每逢喜慶節(jié)日以及各種儀式典禮活動都可以
看到阿迎舞的演出。在緬甸古代蒲甘王朝時期,,緬甸王為了消遣娛樂,。
常常在半夜把民間優(yōu)秀歌手叫進宮中演唱“雅都詩”、鼓詞,、搖籃曲等,,
被稱之為“坐唱阿迎”現(xiàn)在的阿迎不僅唱,而且跳,,并配之以樂,。演員不
僅有女角,,還有女配角和兩個、甚至五六個男丑角參加演出,。演出開始,,
幾個丑角首先巹場作自我介紹,以對口詞互相逗樂,,然后介紹女主角,,
請女主角出場向觀眾施禮,報告劇目,,然后翩翩起舞,,邊唱邊跳,舞姿
優(yōu)美輕盈,,有時插入道白,,并與丑角逗趣。說唱的內(nèi)容各種各樣,,有風(fēng)
土人情,、新聞軼事、藝人身世,、傳說故事等,。
“油燈舞”產(chǎn)生于緬甸貢榜王朝中期,是一種傳統(tǒng)的集體舞蹈,。以表現(xiàn)
手和腳的彎曲,、身體的柔韌性和持油燈的技巧而著稱。表演者的雙手各
托一盞小油燈,,表演跪坐,、站立、前傾,、后仰等各種舞姿,。同時手、頭,、
腳也做出各種不同的姿勢,;彳旦不管身體姿態(tài)如何變化,手和腳怎樣動作,,
手里的油燈仍能不偏不移,,油燈里的油不能滴出來。油燈不能熄滅,。古代
表演者手里托著的小油燈近代已被蠟燭所代替,,現(xiàn)代已改為小電池?zé)袅?nbsp;。 新芭菲舞蹈生活館原創(chuàng)文章
手機:13811801600
手機:13661118529
手機:13811150792
座機:010-84288137
掃一掃
關(guān)注我們